2014年车市的增长动力是多方面的,首先是2009年~2010年购车群体的消费升级;其次是限购趋势下,大城市抢购潮的双重增长动力;第三是公车改革带来的市场增量;2012年底,天津和杭州限购带来的抢购也对SUV车型增长有一定推动作用。
消费升级对SUV和MPV市场拉动很大。2009年~2010年的购车群体换购升级,从轿车转向SUV车型较多,因为SUV车型的外观更加高大和时尚。同时SUV产品的价格偏高,这也符合消费升级的价格提升需求。很多在2009年购买7万元左右车型的消费者升级到现在购买近20万元的SUV车型,对车市的消费升级推动很大,也使厂家的利润增长很好。
而MPV的高增长也是2009年微车暴增80%带来的新购微车群体爆发,随着这些群体的消费升级,很多微客用户希望升级到更安全舒适的产品。随着购买小型MPV潮流的日趋显现,微客市场的严重负增长和小型MPV的高增长成为消费升级的效果体现。而MPV的中高端车型市场表现平稳。
从限购政策推动大城市的抢购潮看,由于东部省会级大城市的消费能力强,对SUV等时尚类车型的需求较高,推动了新购车群体的购买SUV热潮。在这些城市中,家庭购车过程里中青年购车热情更高,年轻的购车群体更多偏重于SUV车型,这进一步推动主流中档SUV需求热潮。但东部大城市的年轻消费群体购买力还不够强,因此,10万~15万元左右这类低价小型SUV更加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。
区域增长结构逆转对自主品牌很不利。2014年东部大城市销量同比暴增50%左右,而小城镇和县乡市场增速仅有13%左右,这样的区域性结构性高增长对自主品牌的影响较大,自主品牌相对强势的县乡市场需求低迷,合资占优的大城市异常火爆。自主品牌持续低迷也是正常现象了。
自主品牌寻求SUV突围效果良好。SUV市场的高增长和高溢价也促进自主品牌向SUV市场加大产品投放,尤其是自主品牌瞄准10万元的入门级 SUV市场强化产品投放,形成长城H6、比亚迪S7、瑞虎、奔腾X80等众多较高销量产品。但轿车市场的自主品牌已经从主力市场的领军地位退出,消费者正在从主要购买6万元左右的入门级车向购买12万元左右的家庭用车转变,而自主品牌没有跟上这样的转变趋势。
我感觉自主品牌未来应该保持在SUV市场的强势地位,同时强化自主SUV相对合资产品的配置和尺寸优势,以良好的品质赢得消费者的信任。而在自主品牌曾经辉煌的轿车市场,自主品牌需要提升产品档次,用更加人性化的配置和精致化的家用车型获得更好的市场认可。尺有所短、寸有所长,自主相对合资品牌还是有自己的性价比优势,现在需要提升性能和配置的满意度,尽量拉住首购和消费升级群体。